top of page
背景3.png

印度佛学分三大流派,即弥勒建立的瑜伽行,以《解深密经》为其根本经典;龙树建立的中观,以《般若经》为其根本经典;文殊建立的瑜伽行中观(亦即如来藏),根本的经是《入楞伽经》及《维摩经》等文殊不二法门的经典。这三系列经典,其实都含密意。

《解深密经》的结集流通是在《般若经》系列经典之后。介乎《般若经》与《解深密经》之间,还有一系列经典是以说「如来藏」为主,即是《胜曼经》等与不二法门相应的经典。 《胜曼经》系列经典不但为了义,而且还由此开出《解深密经》一系列经典。

《般若经》的主旨是说一切法空,《
胜曼经》一系列经典所说者则是成佛的机理,且将这机理名之为「如来藏」。必须先明白这机理,然后才谈得上怎样成佛。此系列经典既说成佛的机理,当然也便说到成立众生的机理。众生的心识状态恒常受贪瞋痴污染,这种状态即名之为藏识(阿赖耶识)。正由于藏识的作用,才有六道轮回,众生即由是成立。
 

【《解深密经密意》之<引言> 谈锡永

最新课程与文章
谈锡永上师讲如来藏密意
讲师: 谈锡永上师     

我们今天讲的是公案点密。公案是禅宗的故事了,为什么点密呢?因为每一个公案,如果你光从文字去看,是看不出东西出来的。一定要离开文字,才晓得文字底下背后的秘密。这个密意,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也有啊,你跟一个好朋友在一块,你打一个眼色,哎,他就晓得哦,你想去吃东西了,你想走了。那个密意同样是这样,哎嗯,可能是吃东西,可能要我们要走,。。。

谈锡永上师讲解深密经密意第八品
作者: 谈锡永上师    

这一品,问佛果,于中说及佛地无间道上的观修果,因此,可以说是如来成所作事。上来已经说过四种所缘事,所作成办所缘即是佛地的止观。此品由文殊师利菩萨来问。

 

佛与菩萨的对话,所说自然是说究竟法,虽落于言说而说,读者亦易由言说而知究竟密意,因为文殊所问,恰恰是读过前七品的读者心中想问的话。

最新学习摘要
谈师讲“如来藏等持”          

真真正正知道等持,是要识得如来藏的学说的。如来藏学说是释迦牟尼说法,最究竟,最圆满的一个教法,所以好深。我写了几十本书,其实都是根据如来藏学说来讲的,。。。。。。

谈师讲“净土就是如来藏”           

荧光屏的人怎样理解荧光屏,首先他要晓得,原来是荧光屏有一个功能令我显现,。。。觉知到荧光屏,。。。所以我教你们净土,也是通过这个脉络,让你觉得净土就是如来藏。。。。。。

谈师讲“智识双运”         

佛的智境,同凡夫的识境,两个对立,。。。智境同识境自然就整合,不叫作整合,叫双运,。。一对在那里运作,那智识双运就是如来藏的境界,。。,做法要修好久,然后才得做得到。。。

师讲“缘生性空”                

缘生故如幻,这是龙树说的,。。。因为缘生,所以如幻,所以不是因为缘生所性空,那讲性空是什么。。。,如来藏思想是很高的辩证唯物。。。。​

最新学习语录
01

年青人只是对佛学有兴趣,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佛,更加不知道学佛原来是要修的。

02

心理改造到某个程度,你就得到了这个程度的好处。是你自己保佑自己。

03

真真正正皈依着这个上师,是有系统地学佛,他首先,做的止观,就会有这么五个过程:止、观、止、止、观,这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过程。

04

平常心是道,道就是修法啦,平常心就是修法了。最平常的就是吃饭、饮茶、着衫。日常生活就是佛法了。

05

修心七法就是从日常生活来学的,信任何宗教的人,你都可以来听,你都可以照这么做。

bottom of page